中投咨询:乡村振兴政策快讯(06期)

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10部门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

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到2025年,工业能效、水效较2020年大幅提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0万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10%以上。全国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推动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科学、高效地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消除有害物质的流失和残留,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加快构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大力推广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月8日,中国农大从乡村基层干部定向招收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

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发布信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17个省市,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中国陆地边境市(市辖区)、县(旗)、乡、村,少数民族自治州、县、乡、村的基层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服务期内的大学生村官为招生对象,以行政管理、国际组织与社会组织管理为培养方向,通过非全日制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壮大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队伍。该项目的入选学员将得到部分学费支持。

11月7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11月5日,国家发改委15部门印发《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领跑者”重点推进城市要大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积极推动家政进社区,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促进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酒店业、物业、养老业、互联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企业进入家政领域,到2023年,每个城市培育3家以上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制家政服务员占比超过50%),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的家政从业人员接受过家政相关学历教育。

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

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意见》提出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并动态调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做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扩大普惠性生活服务供给。在“一老一小”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多种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性服务。加强普惠性服务机构(网点)建设。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探索社区服务设施“一点多用”。《意见》从场地设施、品牌建设、人力资源、数字化赋能、市场培育、营商环境等方面系统提出了一系列补短板举措。

10月31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开展粮食节约行动”部署要求,推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特制定本方案。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光盘行动”深入开展,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10月27日,农业农村部对外发布首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

北京市延庆区等60个县(市、区)被认定为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首批认定的60个重点县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县域资源特色鲜明,兼具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业产业资源等资源多样性特征。二是业态丰富集聚分布,打造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且大多有康养、科普教育基地等新业态,成为县域优势主导产业。三是带动增收效果显著,从事休闲农业农民就业占比和收入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是政策创新先行探索,多地出台专门针对休闲农业融资、用地、人才引进、提档升级等方面的政策,加速资源要素向休闲农业聚集。“十四五”时期是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农业农村部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丰富乡村产业业态、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启动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以县域为单元整体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十四五”时期将建设300个在区域、全国乃至世界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10月26日,“832平台”2021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在京启动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协办,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832平台”承办的2021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在北京启动,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同步举行。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832平台”于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线,与一般的市场化农副产品电商平台相比,“832平台”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公益属性突出,对供应商、采购预算单位均实行“零收费”政策,买卖双方均不需要承担任何交易成本。“832平台”上线以来,实现了原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累计交易额突破160亿元,今年已实现交易80亿元。累计入驻供应商超过1.4万家,上架商品数量超过22万款,采购单位数量近50万家,通过需求端拉动,带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惠及230万农户。

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制定修订。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10月24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

10月22日,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召开

16个国家围绕“加强区域农业合作,保障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就加强区域农业合作提出四点倡议:深化农业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机遇,织牢合作网络;密切农业科技协作,夯实人才基础,开展联合攻关,探索高效适宜的解决方案;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推动生产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农产品供给能力;畅通农业供应链,扩大产业链合作,维护开放、包容、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提升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10月22日,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二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三是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游产水区重在维护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抓好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加强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习近平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

10月21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与北京市签署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北京是典型的“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要以此次签署合作协议为契机,瞄准农业科技“高精尖”,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在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以平谷为重点,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格局。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指出,农业农村部将以签署合作协议为契机,在政策规划、资金安排、试点示范、技术人才、改革创新等方面对北京给予倾斜,实打实支持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数字农业先行区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大城市乡村全面振兴的示范和样板。

10月10日,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完善绿色产品标准,建立绿色产品分类和评价标准,规范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标识。构建节能节水、绿色采购、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绿色生活标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智慧农业标准研制,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加强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建立农业农村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推进地方特色产业标准化。

10月9日,国家邮政局长提出我国三年内将实现建制村快递直接收投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第52届世界邮政日表示,将因地制宜推进快递“进村”,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差异化、渐进式进村标准,三年内实现建制村直接收投,对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产业强镇建设,打造更多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马军胜表示,国家邮政局将分类分步推进快递“进厂”,聚焦医药、汽配、服装和快消品等领域,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培育一批典型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先行区,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着力打造制造业移动仓;推进快递“出海”,加快形成区域性国际寄递网络,不断丰富洲际国际寄递物流专线。

10月9日,农业农村部、青海省联合印发《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

以部省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载体,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紧紧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增加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力争到2025年,青海省基本建成生态环保、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将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推动。

10月8日,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适时启动立法工作,将黄河保护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普遍性政策、机制、制度等予以立法确认。全面评估黄河流域及沿黄省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生态、经济、城市、人口以及粮食、能源等安全保障对空间的需求,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组织编制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水安全保障、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转型发展、黄河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等专项规划,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形成“1+N+X”规划政策体系。研究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


主办:中投咨询有限公司 投资咨询部乡村振兴研究组

编辑:田志;编审:刘剑 联系方式:010-86623149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24 11:00:01